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首页>师资队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

赵慧勤

时间:2025-03-17 16:36:00 来源: 访问量:




姓名:赵慧勤


职称: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智慧教育、文化数字化传承、数字素养、新技术教育应用等

兴趣领域: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智慧教育、场馆学习、数字韧性、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

电子邮箱:zhao_hui_qin@163.com

通讯地址:山西大同大学师范教育研究中心

简介:

赵慧勤,山西朔州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大同大学师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师教育学部主任,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智慧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智能技术及教育应用创新大同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教授协会高校教学名师,大同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大同大学教学名师,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中央电教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核心专家,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山西省分赛区组委会副主任及评委库专家成员,山西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团队专家,山西大同大学党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国家一流专业,省一流认定课程负责人。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34项,地市级项目18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编或参编其它著作和教材12部;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省百部(篇)工程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4项,(国家级重点1项),省级1项,校级1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6项,多次获优秀教师称号、科技先进个人奖,所带团队获校黄大年式教师创建团队称号。

教育背景

2011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3年3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

199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士学位

最高学位:博士研究生

工作简历:

1994.07----2006.06   原大同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

2006.07----2013.04   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教师

2013.05----2021.11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院长

2021.12----2024.12   山西大同大学人文社科部            教授,部长

2025.01----至今      山西大同大学师范教育研究中心(兼教师教育学部)  教授,主任

教授过的部分课程

《C程序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C++程序设计》

发表论文及专著

发表论文(近20年)

1、数字时代的元素养:中小学生数字韧性的影响因素、发生机理与测评框架,《中国电化教育》2025年第3期,第一作者

2、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内涵及提升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26期,第一作者

3、萨奇曼探究模式下博物馆教育探究活动的实践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35期,通讯作者

4、具身学习视角下虚拟体验学习平台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r22年第25期

5、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特征与价值意蕴,《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26期,通讯作者

6、馆校合作下的STEAM课程设计——大同博物馆“青铜弩机”为例,《中国博物馆》2020年第4期,第二作者

7、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28期,第一作者

8、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馆校合作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第一作者

9、面向智能时代“4C能力”培养的创客课程设计与开发——基于STEAM理念的实施路径《远程教育杂志》2019年第1期,第一作者

10、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年第5期,第二作者

11、利用微课提升高校教学效率的实践探索——以“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为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第5期,第二作者

12、产教融合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山西大同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36期,第一作者

13、新工科背景下工作室制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以山西大同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年第12期,第二作者

14、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小学创客教育实践探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9期,第二作者

15、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9期,第二作者

16、GeoGebra与Camtasia Studio在二次函数微课制作过程中的整合应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年第3期,第三作者

17、Geogebra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2期,第三作者

18、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体系的研究——以北魏历史文化遗产为例,《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年第9期,独著

19、基于自主探究理念的拼图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20期,第二作者

20、基于Schoology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C程序设计”为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5期,第二作者

21、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云冈石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与实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5期,第二作者

22、增强现实(AR)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研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17期,第三作者

23、新兴信息技术在场馆学习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年第8期,第三作者

24、基于恐龙展馆的科普学习游戏设计研究——以大同市博物馆为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19期,第三作者

25、大学生DV作品创作主题趋向研究——以“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大赛作品为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年第8期,第三作者

26、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智能感知的个人学习空间的构建,《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第7期, 第一作者

27、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5期, 第一作者

28、初中物理探究性三维虚拟实验的研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2期, 第一作者

29、虚拟智能体情感建模技术的研究综述,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32期,第二作者

30、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第21期, 第二作者

31、“互联网+课堂”下的《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之探索,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第23期, 第二作者

32、基于微信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20期, 第二作者

33、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调查分析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第11期,第二作者

34、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网络类课程群建设,《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3期,第一作者

35、以地方经济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计算机教育》2014年第24期,第二作者

36、运动捕捉技术在体育运动仿真中的应用,《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第二作者

37、虚拟教师情感合成模型的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第1期, 第一作者

38、基于体态语言的三维虚拟教师情感表达研究,《计算机工程》2011年第37卷第23期,第一作者

39、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on Character Animation System of 3D Virtual Learning Platform, 2011 African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Computing(ACSEAC), Cape Town, South Africa,Sep 19-21, 2011, SCI检索 ,第三作者

40、Image Skeletonization Based on Curve Skeleton Extracti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 LNCS6761,2011:580--587,SCI检索 ,第三作者

41、基于虚拟智能体技术的具有情感支持的三维虚拟教师的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11期,第一作者

42、Study on Building a 3D Interactive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OpenSim Platform 2010 Internatioanl Conference on Audio,Language and Image, IEEE CS Press, Shanghai, China Nov 23-25, 2010, EI检索: 20110713662760, 第一作者

43、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Plug-in Technology in Virtual Reality Platform OpenSim 2010 Internatioanl Conference on Audio,Language and Image, IEEE CS Press, Shanghai, China Nov 23-25, 2010, EI检索: 20110713662772 ,第三作者

44、Visual Simulation System for Flight Simulation Based on OSG 2010 Internatioanl Conference on Audio,Language and Image, IEEE CS Press, Shanghai, China Nov 23-25, 2010, EI检索: 20110713662669 ,第三作者

45、虚拟教师研究综述, 《微型机与应用》2010年第29卷第5期,第一作者

46、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成人教育中的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第二作者

47、The Study of Emo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in E-Learning The 1st Int'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 2009), IEEE CS Press, Nanjing, China Dec 26-28, 2009, EI检索: 20102212964918, 第一作者

48、Study of Modeling Technology of 3D Virtual Teacher in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CiSE 2009), IEEE CS Press,Wuhan, China Dec 11-13, 2009, EI检索: 20101212798990 ,第一作者

49、三维虚拟教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第二作者

50、网络环境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情感教学环境的构建,《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4期, 第一作者

51、P2P网络中模糊信任模型研究,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年第8期,第二作者

52、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福建电脑》2008年第3期,第三作者

53、XML电子公文编辑器XWord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年第40卷第10期,第一作者

54、基于SAAM方法的XML电子编辑器软件体系结构的分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年第39卷第31期,第一作者

55、Oracle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化策略,《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年第39卷第27期(国家一级),第一作者

56、多服务器系统中动态负载平衡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网络》 2003年第9期,第一作者

专著(近20年)

57、《中小学信息化课题研究》(中小学教育大数据分析师系列培训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年9月,主编

58、《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全国百校高校规划教材教育技术精品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主编

5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灵成长自助手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3月,主编

60、《现代教育技术》(高等学校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主编

61、《Delphi程序设计与实验指导(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www.tbook.com.cn检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年6月,主编

62、《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副主编

63、《计算机网络实践教程》(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课程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编者

64、《电子商务概论》(21世纪高校计算机应用系列规划教材),地质出版社 2007年8月,主编

65、《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十五”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1月,主编

66、《SQL Server 2000实例教程》(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7月,副主编

67、《Delphi程序设计与实验指导》(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年8月,副主编

68、《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技术》(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3月,副主编

课题研究(近20年)

1、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视角下云冈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的研究,2024年度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课题,2025.03,项目负责人

2、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韧性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3YJA880081),2023. 10,项目负责人

3、大同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服务平台(2023087),2023年度大同市平台基地计划项目,2023.11,项目负责人

4、云冈石窟校本课程研究——基于馆校合作的视角(2022YD138),2022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2022.08,项目负责人

5、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中小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研究(GH-220169),2022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2.07,项目负责人

6、面向卓越教师培养的三个课堂一体化的实践教育体系构建(J2021479),山西省高等学校教改创新一般项目,2021,09,项目负责人

7、新媒体环境下馆校一体化的云冈石窟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2021YGZX31),2021年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专项,2022.03,项目负责人

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导山西实践研究——新时代山西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策略与效果研究(2020ZD025),2020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20.10,项目负责人

9、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体制机制研究(XJG2021102),山西大同大学教学改革创新指令项目,2021.12,项目负责人

10、校外“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201902213023),2019年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07,项目负责人

11、基于互动体验的博物馆学习活动设计及其应用研究(GH-18043),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 ,2018.09 ,项目负责人

12、大同市北魏平城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服务平台(2018185),大同市科技局平台基地计划项目 ,2018.7 ,项目负责人

13、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纽带的一体化的馆校合作学习活动研究(DCA170301),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2017.07,项目负责人

14、以服务地方文化产业为导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2017094),2017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2017.04,项目负责人

15、智慧城市视角下北魏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体系的研究,2015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11,项目负责人

16、大同市龙壁数字保护与虚拟旅游产品研发服务平台(2014117-2),大同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2014.11,项目负责人

1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中学物理实验探究性教学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ZL-13020),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指令课题,2014.06,项目负责人

18、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013041049-1),山西省软科学项目,2013.06,项目负责人

19、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2012076),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12.05,项目负责人

20、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在中小学网络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GH-09225),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07,项目负责人

21、基于知识图谱的数字图书馆精准推荐模型构建研究(2020YJ148),2020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20.10,第二

22、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研究( 2019B312),2019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9.08,第四

23、 “互联网+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以山西红色文化为例 (SSKLZDKT2019136),2019年度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 ,2019.08,第二

24、大同市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2019192),大同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9.08 ,第二

25、高校创客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BDA180031),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国家一般课题 ,2018.7,第四

26、面向智慧教育的中小学学习空间研究与实践(CSDP17FS1104),2018年教育部未来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实验研究课题,2018.12,第二

27、基于地方高校应用转型,打造“一院一品”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2018033),山西省高等学校教改创新指令项目,2018.06,第四

28、以培养“卓越小学教师”为目标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2018148),山西省高等学校教改一般项目,2018.06,第二

29、以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导向的大同馆校合作策略研究(2018169),2018年大同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8.07,第二

30、真实性体验视角下大同北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2018175),大同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8.07,第四

31、 基于IP开发的大同历史文化微纪录片创作研究(2018K21),大同大学2018年度校级科学研究项目,2018.11 ,第三

32、互联网+下大同市博物馆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2017K16),2017年大同大学科研项目,第五

33、质量与特色: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研究(DCA160263),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2016.07,第四

34、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教育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2016122),大同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2016.09,参与

35、山西省高等院校集群协调发展机理与策略研究(2015258),2015年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03,第二

36、大同市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2015年大同市软科学项目,2015.10,项目编号:2015118,第二

37、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北魏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研究,山西大同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15.06 项目编号:2015K3,第二

38、基于WI-FI的移动学习促进高校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2014.06, 项目编号:GH-13090,第二

39、基于Unity3D的三维虚拟校园漫游仿真系统的构建技术研究,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2014.06, 项目编号:GH-13092,第二

40、基于用户聚类的高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06,项目编号:GH-13091,第三

41、多尺度云模拟的关键问题研究,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08,项目编号:61103086/ F020503,第三

42、三维虚拟环境下教学模式研究,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06,项目编号:GH-12063,第二

43、应用型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XJY2013),,山西大同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1.06,第二

44、三维虚拟教学环境中虚拟教师和教学过程建模的研究,201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10.01,项目编号:4102030,第二

45、地方高校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07,项目编号:GH-09223,第二

46、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2008JYYB15),山西大同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8.06,第二

47、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成人教育中的研究与探索,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7.01,项目编号:GH-06008 ,第二

48、基于网络的口腔正畸专家系统的智能化研究,高校高科技开发项目,2005.06,项目编号:20051256,第二

49、基于网络的口腔正畸诊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山西大同大学校级项目,2004.04,第三

50、XML电子公文编辑器XWord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2003.03,主要参与人

社会评价:

2024年获得山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一)

获得2019——2022年度山西大同大学科技先进个人三等奖

2022年获得山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第一)

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负责人该专业获批2021年国家一流专业

2021年作为《C程序水》课程负责人该课程获批省一流课程

2020年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三等奖(第一)

2019年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五)

2019年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负责人)

2019年作为《C程序设计》课程负责人该课程获批省精品共享建设课程

获得2016——2018年度山西大同大学科技先进个人三等奖

2014年作为“教育技术专业”负责人申报成功校特色专业称号

2010年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

2008年所讲授的《C程序设计》课程成为山西大同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2004年获得山西大同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获得2000——2003年度山西大同大学科技先进个人二等奖

2003年获得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2002年获得大同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荣誉

2024年获得山西大同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

2021年获得山西大同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2019年获得山西省教授协会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2018年获得山西大同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2018年获得山西大同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6年获得山西大同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2015年获得大同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2014年作为“教育技术专业”负责人申报成功校特色专业称号

2006年获得山西大同大学优秀骨干教师称号

2005年获得山西大同大学优秀党员称号

获得2004——2005年度山西大同大学优秀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