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首页>师资队伍>教育>小学教育

郭红霞

时间:2025-03-17 16:58:31 来源: 访问量:



姓名:郭红霞


职称: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兴趣领域:小学教师教育

电子邮箱:ghx510@163.com

通讯地址: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1155号

简介:

教授、教育学博士,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在《中国教育学刊》、《中国电化教育》、《教育评论》、《教育探索》、《上海教育科研》等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2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省级课题8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1项,山西省百部(篇)工程奖1项,运城市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习。

教育背景:

1993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1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18年8月——2019年2月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习。

最高学位:博士

工作简历:

1993年7月至2003年6月任运城中学化学教师;

2003年7月至今任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教师,期间,2005年6月至2018年2月任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副主任,2018年3月至今任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主任。

教授过的部分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发表论文及专著:

发表论文及专著:

1.发表论文

(1)论教育工程师的工作职责,集美大学学报,2015(12)

(2)论作业与教学关系的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2(1);

(3)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其养成[J]. 中国电化教育,2012(5);

(4)论教师的作业哲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2(8);

(5)运城农村贫困地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讨[J].教育评论,2012(1);

(6)论多元智力理论观照下的信息化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7-8):66-67;

(7)论教育工程师的工作机理[J].教育探索,2011(7):19-20;

(8)论教育工程师的涵义、意义及职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15-18;

(9)论教育工程师及其职能[J].教育探索,2010(11):3-6;

 

2.专著

(1)独著:教学工程师论[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2)参编:《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编著: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4)参编:有效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课题研究:

(1)新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院系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编号:2022YY176),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22年;

(2)新师范背景下职前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融合培养机制研究(编号:GH-220009),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22年;

 

(3)新时代“爱智统一”型师范生培养的课程建构及实践创新研究(编号:J20221004),山西省教育厅,2022年;

(4)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学工程师研究”,课题编号2012272,2012年;

(5)主持山西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教育理论应用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GH-12079,2012年;  

(6)参与:农村理科教师科学观念及其教学行为发展研究(编号:08JA880042),教育部,2008,已结题;

(7)主持:教师教育思维研究(编号:JCJY2009-1),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2009,已结题;

(8)主持:科学教师能力结构及职前培育研究(编号:2005120),运城学院,2005,已结题;

(9)主持: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运城学院,2011,已结题;

(10)第一参与人:山西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现状与对策(编号:2008041052-02),省科技厅,2008,已结题;

(11)参与:中小学家庭作业研究(编号:09YJA880061),教育部,2009,已结题;

(12)参与:理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省,山西省教育厅课题,2011,已结题;

(13)主持: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编号:GH-08016),省教育厅,2008,已结题;

(14)主持:科学教师教育理论素养职前培育的实验研究(编号:20053327)省教育厅,2005,已结题。

 

社会评价:

经常深入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一线,运用研究成果服务于一线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助力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一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课,并基此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和行动研究能力。

​荣誉

(1)论文《论教学与作业关系的重建》2013年获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奖,独立。

(2)著作《论教学工程师》2014年获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独立。